九姥姥泡咖啡──原來是我誤會你了,深焙豆子不該只有焦味!

自從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本土爆發後,在家的時間變多了,連帶著除了忙著透過Email聯絡國外Agent以外的時間,幾乎剩下的時光都是放在看Netflix和泡咖啡上面。

在剛開始入門玩手沖咖啡的時候,因為什麼都不清楚,所以豆子都是找Costco裡面感覺「有被電到」的咖啡豆。我曾經購買過Starbucks的季節豆子系列、也買過同品牌的黃金包裝(那時候新聞一報出來大家都搶著買,甚至看到地上有些被別人撕破的包裝和散落一地的豆子......)。Starbucks的豆子買回來後只有一種感覺:「好油,而且好澀!」

事後想想Starbucks本來主打的就不是手沖咖啡,我想這些豆子應該都是屬於中或深烘焙的配方豆。每個豆子拿起來都油的發光、黑的令人不禁聯想到深山的甲蟲...... 磨完這些豆子的磨豆機都得要清洗一下。 泡過兩三次以後就鐵了心把它們送給別人了。Starbucks的豆子餵給Espresso機器就很搭了──人和豆子一樣,放在不對的地方,就只是在委屈自己跟委屈當事人。

之後我在Costco也有嘗試過幾款不同的咖啡豆,然而除了「波本威士忌咖啡豆」以外,其他的豆子都不怎麼適合做手沖咖啡。或許這也跟老美比較少喝手沖咖啡有關連,Costco的豆子大多是比較適合餵機器的。

Don Pablo BOURBON INFUSED
雖然我本身是不太常喝威士忌,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桶豆子的香味是十分迷人的。一打開這個可愛的小圓桶,陣陣酒香便撲鼻而來。若有機會,我仍想要再用波本威士忌咖啡豆來嘗試做手沖咖啡。

喝了好市多的幾款豆子以後,總覺得自己黔驢技窮、變不出新把戲──用桌球的玩笑話來講,大概是「換換病」發作了!我後來在PTT上面看大家的推薦,開始嘗試在步昂咖啡買豆子。初次嘗試到淺焙的豆子,發現居然喝起來有水果、果汁的感覺...... 家父總喜歡拿老市區的「中菲行」來形容他對咖啡的既定想法:「焦味、苦澀味,像極了人生。」喝到了這些不同款式的淺焙咖啡豆後,我們父子倆發現了咖啡的不同面貌。

享受淺焙咖啡所帶來的數個月美妙時光後,我決定再一次挑戰中深焙的咖啡豆。但希望我這幾個月下來的「經驗值」,足夠讓我駕馭這些豆子。我看上了「薇薇特南果 SOE」所提供的香氣敘述:巧克力、烤堅果、花生醬。這些味道拼湊在一起,唉唷,不就是厚片吐司嘛!

如果可以從咖啡裡面喝到果汁、紅肉以及黑肉水果,那為什麼我不能從咖啡裡面喝出一片厚片吐司呢?人生就是要嘗試呀。

然而收到咖啡豆後,我第一杯泡出來卻讓我大失所望──水感、苦澀味、烤焦的感覺,像極了人生。怎麼會這樣?我又再泡一杯、兩杯、三杯...... 果然年輕人就是年輕人,太衝動了嗎?

Guatemala Huehuetenango “SOE” with 1zpresso KS
年輕人不怕菜,就怕不承認自己菜!我想我被電視廣告荼毒太久了。

俗話說回頭是岸,也許我應該就此收手,把這可憐的小傢伙送至有緣人家去。然而回頭似岸不是岸、柳暗花明又一村...... 我決定交給Google老師,讓他指導我這迷途羔羊,看看究竟是豆子的問題,亦或者是人的問題,又或者是世間的愛恨交錯(以下省略一萬字)

Google老師帶來許多Youtube上各路高手,在他們的指點之下,我才知道我的泡法有以下幾個錯誤:

(1) 沖泡中深焙以上的咖啡,要避免過萃的問題,粗細度要調整得比淺焙咖啡還要粗上一些。過萃,自然就會讓你的咖啡喝起來苦的似人生。

(2) 萃取時間的長短也要注意,盡量讓沖煮的時間縮短。影片裡的建議是不要超過兩分十秒,這個因人而異,大原則是深焙泡到三分鐘以上是NG的。

(3) 水溫也要多注意,通常電熱水壺煮出來的水會在95度左右,手沖咖啡通常溫度都是抓92~93度,但是面對中深焙時可以再來到88度。

我其實是花生醬的愛好者,但我喝不太出來咖啡中的「花生醬」風味。以我目前的功力來講,大概只能喝出巧克力跟一些花茶香味而已。

最後我決定把刻度調粗兩大格(其實這是個很冒險的做法,不過總是要來點冒險去點綴日常生活,不是嗎?),並且取消悶蒸的手法,改用一次泡到250ml的手法。注水從中間往外繞,繞到最外圈後再回到中央,反覆持續到量杯的水位高度來到250ml為止,便可以把濾杯移開。並且,為了壓縮萃取時間,我用了比平常更大的力度去注水,最後只花一分四十秒就完成了一杯「薇薇特南果 SOE」。

由於注水的初始溫度就已經來到偏低溫的88度,泡完的咖啡其實就可以直接品嘗風味了(我在喝淺焙時,都會習慣泡完後放一兩分鐘再喝)。而事實上這杯薇薇特南果的風味在剛泡完到冷掉味道都不會差太多,它呈現出可可的清香氣息,甚至略帶一點茶香。整體的表現輕盈許多,之前沖泡時所呈現的苦澀味、水感頓時消逝無蹤。

這才知道誤會大了,原來中深焙乃至於深焙的咖啡豆,都還是有它的「眉角」在。弄不懂的話,永遠只能餵咖啡機。或許,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老師會說「咖啡是一門很神秘的學問。」不是因為它的資訊不公開、讓人霧裡看花,而是因為在手沖咖啡這門領域當中,有些路真的是要走錯一兩次才能認出它的真實面貌!

--

--

九九一次的乒乓碎碎念
九九一次的乒乓碎碎念

Written by 九九一次的乒乓碎碎念

穿梭於各大論壇之間的潛水客,偶爾會自稱是網路遊牧民族。

No responses yet